這次翻譯雷克喬納(Rick Joyner)的書(一小段),結果大家反應的熱烈有點出乎我意料之外,好幾個弟兄姊妹告訴我,這文字對他有很大的幫助。我手邊其實有很多他的新書,台灣還來不及翻譯,這次我只翻譯了 一兩 頁,其實對我自己的幫助更大,因為翻譯的時候我會反覆思想,結果領受往往比直接快速看過去更為深刻,我想我就三不五時來翻譯一段,給大家共同欣賞。期望大家一起分享上帝的恩典與祝福。
之前我寫的關於「我很特別」這本書的心得,和雷克喬納關乎十字架的文字其實是彼此關聯的。雷克喬納整本書是在提到「從魔鬼得釋放」(Delivered from evil)中關於如何勝過混亂(confusion)的堅固營壘,其中一個很大的屬靈混亂是源自於「對人的懼怕」(fear of men)。我發現其實「我很特別」這本童畫書的圖像正是對於人的懼怕最好的詮釋與具像化!當我們過度在乎人的意見,不管是批評或是讚美,其根源正是「對人的懼怕」!在「我很特別」書中,作者很簡單地告訴我們露西亞之所以能夠讓「星星」和「灰點」都無法黏在他身上(意思就是不在乎人的看法)的秘訣是在於「每天去找木匠伊萊(預表天父)」,但是我們可能還是有一點不明白,到底天父是如何除去我們對人的懼怕(過分在乎人的看法)呢?很有趣的,我在雷克喬納這本書裏找到很明確的答案!
以下我繼續翻譯雷克喬納的文字:
造成靈裏混亂的原因有很多,其中對人的懼怕是最常見的一種。如果我們可以單單根據神如何看待我們來過我們的生活,而非根據別人如何看待我們,混亂是根本在我們生命中毫無立錐之地!
然而,在我們被神從人的懼怕與混亂中釋放出來之前,我們仍然必須與人相處。我們必須明白,這些人際關係(特別是與我們親近的人)正是神用來釋放我們的主要工具!神要我們去愛別人,但是你越多去愛他們,他們就越會影響你,或甚至嘗試控制你。然而,我們乃是被呼召去更多愛人,同時減少別人對我們的控制(或是掌控)。那我們該如何作呢?
基本上,我們必須要去愛人卻不能讓別人的期待控制我們。就如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五章14節告訴我們「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」(英文為For the love of Christ controls us,基督的愛控制我們)如果我們是被神的愛所控制而非受人的期待控制,那麼我們的生命將有何等的不同啊?不單單是我們的生命將會變得比現在更簡單,同時也將更成功,因為愛永不失敗(love never fails,哥林多前書13: 8)
我們必須明白基督完全的愛將除去我們一切的懼怕,包括對於人的懼怕。因此我們不被我們所愛之人的期待或慾望所控制。許多在進入事奉的弟兄姊妹就是因為不能明白這一點,所以他們很快就累垮了(burn out),因為他們開始背負人的軛而不是主的軛!我們對人的愛並不代表我們就被許可去控制人!
The ditch on the Other side 在另一邊的深溝(矯枉過正)
在生命的窄路上兩邊都有深溝。許多人他們在跌入一邊的深溝後,努力要矯正但卻矯正過頭,結果不幸又跌入另一頭的深溝!悔改的確是代表徹底的改變我們的方向,但是我們要小心自己不要矯枉過正!讓我們再回到前面的文字中,讓我們的反應恰如其分而不要過度反應。
我們前面所說的是否意味我們不要去理會人的需要呢?這是否表示我們無須去理會那些愛我們或是我們所愛的人的需要呢?不,我們必須要去關心他們的需要。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,第一,如果愛裏有掌控或是要求(demanding)那這樣的愛就不是真愛;第二,單單靠著人的憐憫,我們並不能真正的幫助人,甚至因著人的同情我們可能反而加重了對方的罪,混亂或是自憐。(譯註:這在臨床上非常真實,有些人因為情緒低落尋求好友的支持,但是好友從人來的安慰與同情其實非但沒有幫助他,反而讓他更深的陷入自憐,混亂,黑暗,甚至是罪當中!)如果我們真正想要去幫助人,我們必須靠著聖靈的引導(而不是憑自己的血氣)。如果我們不是靠著神的引領,我們很快就會因為忙著滿足人的需要而將自己的力量耗盡。
耶穌從來不是根據人的需要來作反應,他只作父要他作的事!如果他差遣我們正如天父差遣他一樣,那麼這代表我們也應該如此而活。我們並沒有被呼召去餵飽所有飢餓的人,而是被呼召去餵那些神要我們去餵的人。他也沒有差遣我們去醫治所有的病患,甚至他自己也沒有這樣作。他要我們去醫治那些他要我們醫治的病患。
現在你可能會想說這似乎給很多人藉口可以不去理會別人的需要。的確有可能許多人會將反應推向另一個極端。就如同彼得提到很多不成熟不受教的信徒會去扭曲保羅的教訓。這樣的事總是不斷在發生。但是我所謂不要根據人的需要來回應,並不是轉身不顧他們的需要,而是在服事人時必須尋求主的心意來服事,而非根據別人的期待或是需要來服事
to be continued.....